中文
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学海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|
历史悠久的老牌外企
把全球两性健康业务板块卖给他们
12年前把武汉杰士邦70%股权卖给安思尔的时候,王学海曾说过:“希望有一天把他们全世界的都买回来。”彼时,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不过是说说而已。
回溯人福与王学海的彼此成就,杰士邦是个绕不开的话题。在位于光谷生物城的人福医药总部,王学海为长江日报记者复盘了20年间对杰士邦的“买—卖—买”。
1998年,王学海边工作边在武汉大学攻读市场营销专业的硕士学位。因为学的是品牌,他一心要做最好的品牌。最好的品牌需要最好的产品作支撑,他开始在全球范围搜寻。
时值东南亚金融危机,多国货币严重贬值,王学海选来选去,他发现全球规模最大、品质最好的安全套工厂在泰国,这家工厂属于世界第二大安全套制造商——澳大利亚安思尔公司。王学海找到安思尔,提出帮对方运作中国市场。起初,对方觉得人福规模太小,没有同意。王学海与团队又做了很多工作,才拿到安思尔安全套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权。
人福为此成立了武汉杰士邦公司,24岁的王学海受命担任总经理。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出色的营销,杰士邦只用了三四年就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安全套品牌,人福也成了安思尔全球最大客户。安思尔方面很惊讶,反过来找人福,希望参股或收购武汉杰士邦。2006年初,国内金融政策收紧,人福面临很大资金压力,已出任集团总裁的王学海忍痛割爱,将武汉杰士邦70%的股权卖给了安思尔。
然而,由于在经营上比较保守,加之对中国市场水土不服,安思尔没能让杰士邦乘势而上,反而逐渐拉开了与第一名杜蕾斯的差距。
从2012年起,人福不断向安思尔提出,把武汉杰士邦的控股权再买回来。直到2016年,安思尔CEO才找到王学海,提出:光把中国的(杰士邦)卖给你们是不可能的,要卖就把全球的都卖给你们。
安思尔CEO所说的“全球的”,是指公司旗下包括杰士邦在内的全球两性健康业务板块。王学海认为,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安全套企业,安思尔拥有全球化的团队和品牌运作能力,加上人福对中国市场的了解,双方协同一定能做到更好,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其团队、品牌和渠道,把人福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。经过近一年的谈判,人福于2017年9月完成收购。
杰士邦回归后的一年里,国内市场成长速度恢复到历史较好水平,国际市场上同样表现良好。人福“借船出海”的计划也在稳步推进,以人福生产的两性健康产品和药品为例,明年将率先在欧洲和美国上市。
根据王学海设定的目标,人福全球两性健康板块将用3年实现倍增,5年达到10亿美元,成为全球第一。
聚焦实业、做精主业
成为全国医药细分市场领导者
2006年9月,王学海出任人福科技(人福医药的前身)董事长,那一年被称为人福的战略调整年,公司退出和剥离了非医药产业。王学海说,民营企业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的过程中,往往伴有机会导向或者说机会饥渴,看到什么挣钱就去做什么,早期的人福也不例外。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,必须专业化,做医药细分市场领导者。人福科技在2010年更名为人福医药,也是出于这样的考量。
后来的发展印证了这一点。今时今日,人福已然在国内乃至全球医药行业具备一定影响力,正是得益于其在麻醉药、生育调节药等多个细分领域建立的领导地位。
“专注才可能做好,现在看做得还不够。”王学海说,今年的中期工作会议上,公司进一步聚焦,提出“坚定走归核化高质量发展之路”,将业务集中到资源和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。
怎样才能成为市场领跑者?王学海认为,民营企业要做“小而美”,不做“大而杂”,聚焦主业、做精产品,在技术上、品牌上做到领先的位置,规模不一定很大,但一定要有技术含量,有不可替代性,有市场竞争优势。
人福每年将销售收入的近5%投入科研,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不曾“克扣”。美国是全球生物医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,为了抢占技术高地,拥有行业最顶级人才,人福先后在新泽西、纽约、圣路易斯三地设立研发中心。
企业有很多机会搬迁到北京上海
但他们坚定选择留下来
王学海1974年出生于河南周口,到武汉来上大学后就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。说起武汉,他脱口而出:“我非常爱武汉。”
他说,武汉很大气、很包容、不排外,从来不会因为你是外地人就欺负你或者不帮你。你用普通话跟武汉人交谈,他哪怕再不会说,也会努力憋一口“弯管子”普通话跟你交流。
在他心目中,武汉很靠谱,重承诺,守信用,说到就能做到。这些年,各级政府真心关心企业,帮助企业,企业有什么难题,都能及时得到解决。
“这些年,企业有很多机会搬迁到北京、上海,但我们还是坚定地选择留下来。”王学海说:“武汉成就了我们,我们的根在武汉。对我个人来说,最美好的年华也都在这里度过。”
王学海出任人福医药董事长时,年仅32岁,人称“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”。如今,他已是两鬓染霜。谈到企业目标,他说,人福希望成为“小而美”的企业,在4—5个领域做到全球领先。
前几年到德国访问,王学海慕名去参观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机床厂。初看之下很是失望,公司占地仅二三十亩,只有两个车间,一年销售收入10亿欧元,在中国这都算不上大企业。细问过后满心佩服,这家公司在全世界都很有名,那些机床只有他们能做,已经做了三代人。
“如果武汉出了100家、200家甚至300家这样的企业,武汉在全国、全球的产业地位就立起来了。”王学海说。
长江日报记者文涛 通讯员王德奎 王磊 林维熙